健康离不开健身

来源:惠斯安普   发布时间:2015-01-01   点击量:

  人类进化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劳动是为取得基本生活资料而从事的运动。在这种不得不为的运动中,人类变得强壮,变得健康。

  随着人类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不断升华,被动性的劳动与主动性的运动逐步分离。如果说过度劳动给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弯躬劳作造成的脊柱损伤,恶劣环境下劳动造成的呼吸系统病,精神压力造成的免疫力伤害等等,而运动却是人们为了修复劳动损伤而进行的主动健身活动。由于健身活动越来越有针对性,健身效果也越来越好。

  健身的作用无外两条:一是让健康的身体保持健康;二是让不健康的身体恢复健康,主要表现在:健身增进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减少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包括降低安静状态下血压指标,增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全身脂肪量、增强葡萄糖耐受和减少胰岛素需求等。同时,健身还能改变焦虑、萎靡等不健康精神状态,唤醒机体正能量,并最终减少、延缓疾病的发生。

  如何健身才能达到健康要求呢,这这里有一个科学健身问题。2013年9月9日—14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一期全国科学健身指导志愿者培训班在北京体育大学开班,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有限公司应邀派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培训期间,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冰,结合惠斯安普HRA在健身人群体质条件和健身效果监测评估方面的应用,着重阐述了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健身计划,选择健身科目,把握健身强度,保证健身效果的意义。专家们认为,只有科学健身才能达到健身目的,否则会带来伤害,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弄清楚针对哪方面的问题健身;二是弄清楚健方式的选择,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偏重力量训练还是柔韧性或平衡性训练;三是弄清楚每次持续多长时间。经验表明,每天至少坚持30分钟,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坐着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四是弄清楚健身间隔多大才合适。新的健身理念是保持天天运动,但不是指每天都进行重复健身项目,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所存在的健康风险,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健身方法,达到全面健身的目的;五是健身强度的设定,强度太小达不到锻炼效果,太大容易出现过度疲劳,反而影响健康;六是健身总量的控制和逐步提升。

  科学健身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让健身成为一种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树立健身优先意识,使之成为每天必修课;三是坚持容易原则,选择容易做到的项目来练,以便于坚持;四是注重安全,选择适宜项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避免因选择不当或过度健身受到伤害;五是尽可能参与社会交往式的健身活动,既便于互相监督和促进,又愉悦精神;六是增加趣味性,避免把健身异化为工作,把自己变成健身“机器人”。